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不孕在临床治疗中常见。很多患者对子宫内膜异位症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如何引起不孕的原因、其症状还有预防的关键要素应该作为妇科常识普及。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生长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所引起的妇科疾病。如在卵巢、子宫骶骨韧带、子宫下段后壁浆膜层、子宫直肠陷窝以及乙状结肠的盆腔腹膜等处,亦可在子宫肌层发生。在临床上,对主诉不孕的妇女,如果输卵管通畅、基础体温双相,子宫内膜反应良好,房事后试验正常者,应考虑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可能。
【病因】
部分子宫内膜异位引起的不孕症输卵管通畅,并无盆腔解剖结构上的异常改变,其不孕有以下原因:
1.腹水的量、成分与不孕。患者的腹水量为10-20ml,而正常人<10ml。腹水巨噬细胞功能的激活现象,可使激活的巨噬细胞吞噬精子影响受孕。此外,巨噬细胞与抗原物质,如致炎物与倒流的经血相遇时,会加速分裂繁殖,对精子和卵子有直接细胞毒害作用,从而干扰妊娠。
2.子宫内膜异位可伴随不排卵。
3.卵巢黄体期缺陷。
4.黄素化卵泡不破裂综合征(LUF)。即指卵泡黄素化而无排卵、卵泡成熟并黄素化而形成黄体,但成熟的卵子并不破出黄体而进入腹腔。
5.腹水中白介素Ⅰ及Ⅱ变高与不孕。
6.自身免疫与不孕。有人对内膜异位症的血清、宫颈分泌物进行抗体测定,发现患者血清中抗内膜和抗卵巢抗体滴度明显变高,宫颈分泌物的抗卵巢抗体滴度也变高。同时,患者血清及腹水中C3及C4补体比正常人高,补体变高意味着炎症的存在。这种引起补体参与的炎症是针对异位的内膜,是一种自身免疫反应。
【症状】
1、痛经与疼痛,主要表现为继发性与渐进性痛经。疼痛多位于下腹部及腰骶部,可放散至阴道、会阴、肛门或大腿部。常于经前1~2开始,经期头天严重,持续到经后逐渐消退,但随月经周期而呈进行性加重,且疼痛程度与病灶大小不成正比。
2、月经失调,以经量增多或经期延长为主,可能与内膜增生或卵巢功能失调有关。
3、不孕,多数内膜异位患者输卵管并无阻塞,可因输卵管与其周围组织有粘连,而致蠕动受限;少数患者输卵管壁呈结节状增厚、管腔可能被阻塞;子宫位置后倾固定、卵巢功能失调等原因,很多有不孕史。
【预防】
1、注意调整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使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正常。
2、要注意自身保暖,避免感寒着凉。
3、月经期间,禁止激烈体育运动及重体力劳动。
4、如果已查处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巧克力囊肿大于7厘米以上者,在月经期或月经中期要注意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一旦囊腔内张力突然升高时,囊壁破裂,会形成急腹症。
5、尽量少做人工流产和刮宫,做好计划生育。
6、月经期要做好自己的保健,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生闷气,否则会导致内分泌的改变。
7、女孩子青春期要避免受惊吓,以免导致闭经或形成溢流。
8、女性月经期杜绝夫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