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是影响生育能力的众多因素之一。黄体酮是一种类固醇激素,也叫做孕酮或黄体激素。排卵前,黄体酮水平很低。它们在排卵后立即增加,通常在排卵后5-7天达到10 ng/ml以上的水平。如果你没有怀孕,孕酮水平通常会在下一次月经出血时下降。
什么是正常的黄体酮水平?
黄体酮为着床和可能的怀孕准备子宫内膜。它可以防止子宫收缩和新卵泡的发育,在怀孕期间,它由胎盘产生并维持妊娠直到分娩。孕激素水平通常在怀孕的前36-38周上升,然后在临近预产期时下降。
排卵前,黄体酮远低于10ng/ml,排卵后,则远高于10ng/ml。排卵后到下一个月经周期的时间被称为“黄体期”或“黄体期”。在黄体期,受精卵通过输卵管进入子宫,通常在受精后6-12天植入子宫。正常的黄体期平均持续14天,也可能持续12到17天。
黄体酮为着床和可能的怀孕准备子宫内膜。它可以防止子宫收缩和新卵泡的发育,在怀孕期间,它由胎盘产生并维持妊娠直到分娩。妊娠不能通过检测黄体酮水平来诊断。只有出现妊娠激素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才能诊断怀孕。
黄体酮水平可以预示排卵吗?
黄体酮水平通常在推定排卵后一周左右测得,因为此时黄体酮水平达到峰值。过早抽血可能会产生假阴性的测试结果。假阴性的孕酮水平结果意味着你确实排卵,但抽血太早,孕酮水平被假低。
排卵后,黄体中黄体酮的分泌增多,到排卵后第一天,黄体酮水平从基线的1.5 ng/mL逐渐上升到3 ng/mL。然后水平继续上升,直到排卵后7天达到峰值,达到约10-20纳克/毫升的水平。黄体酮水平会随着抽血时间的不同而变化,甚至在同一天也会有很大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