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门诊的众多检查中化验分泌物是一个常规必查项目。白带是生殖道粘膜渗出物、宫颈管及子宫内膜腺体分泌物等混合组成,其形成与雌内分泌的作用有关。如果女性生殖道分泌的白带发生病变,从以下单目的6项化验结果即可分析、判断出。
1.pH值:
青春期后由于卵巢生殖内分泌的刺激,使粘膜上皮细胞内含有丰富的动物淀粉,经生殖道杆菌分解作用后变成乳酸,以致生殖道内分泌物呈弱酸性,可防止致病菌在生殖道内繁殖,这是生殖道的自净作用。化验时常用pH值来表示酸碱度,正常时pH为4.5,患有滴虫性或细菌性生殖道炎时白带的pH值上升,可大于5~6。
2.生殖道清洁度可分为4级:
Ⅰ度:显微镜下见到大量生殖道上皮细胞和大量生殖道杆菌。
Ⅱ度:镜下见有生殖道上皮细胞,少量白细胞,有部分生殖道杆菌,可有少许杂菌或脓细胞。
Ⅲ度:镜下见有少量生殖道杆菌,有大量脓细胞与杂菌。
Ⅳ度:镜下未见到生殖道杆菌,除少量上皮细胞外主要是脓细胞与杂菌。
Ⅰ~Ⅱ度属正常,Ⅲ~Ⅳ度为异常白带,表示生殖道炎症。
3.霉菌与滴虫:
白带经过处理后在显微镜下可以根据其形态发现有无滴虫或霉菌,如存在滴虫或霉菌不论其数量多寡均用“+”来表示,“+”这一符号只说明该妇女感染了滴虫或霉菌,并不说明其感染的严重程度。
4.胺试验:
患细菌性生殖道病的白带可发出鱼腥味,它是由存在于白带中的胺通过氢氧化钾碱化后挥发出来所致。
5.线索细胞:
线索细胞是指细菌性生殖道炎患者有许多杆菌凝聚在生殖道上皮细胞边缘,在悬滴涂片中见到生殖道上皮细胞边缘呈颗粒状或点画状致使模糊不清者即为线索细胞,它是细菌性生殖道病的敏感特异的体征,临床医生根据胺试验阳性及有线索细胞即可做出细菌性生殖道病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