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块是很多女性朋友熟悉的肿块,但子宫肌块的发生原因尚没有全弄明白,可能与体内分泌物水平过高,长时间受此刺激有关。那么子宫肌块的检查方法有哪些呢?
常见的子宫肌块的检查方法:
1、超声检查
目前B超检查较为普遍。鉴别肌块,其可显示子宫变大,形状不规则;肌块数目、部位、大小及肌块内是否均匀或液化囊变等;以及周围有否压迫其他脏器等表现。由于肌块结节中肿块细胞单位体积内细胞密集,结缔组织支架结构的含量及肿块、细胞排列不同,而使肌块结节于扫描时表现为弱回声,等回声和强回声三种基本改变。弱回声型是细胞密度大,弹力纤维含量多,细胞巢状排列为常见,血管较为丰富。强回声型,胶原纤维含量较多,肿块细胞以束状排列为常见。等回声型介于两者之间。后壁肌块,有时显示不清。肌块硬的话衰减表现就重,肌块异常时,声学穿透类变强。异常时坏死区变大,其内回声紊乱。故B超检查既有助于看清肌块,区别肌块是否异常或有否变糟糕变提供线索,又有助于卵巢肿块或其他盆腔肿块的区分。
2、子宫输卵管造影
理想的子宫造影不但可显示粘膜下肌块的数目、大小,且能定位。因此,对粘膜下肌块的早些时候检查有帮助,有肌块处造影摄片显示宫腔内有充盈残缺。
3、探测宫腔
用探针测量宫腔,壁间肌块或粘膜下肌块常使子宫腔变大及变形,故可用子宫探针探测宫腔的大小及方向,对照双合诊所见,有助于看清包块情况,同时可知道腔内有没有包块及其所在部位。但要注意子宫腔常迂回弯曲或被粘膜下肌块阻挡,使探针不能探入,或为浆膜下肌块,宫腔常不变大,反而造成误诊。
4、X光平片
肌块钙化时,表现为散在相似斑点或壳样钙化包膜,或边缘粗糙及波浪状的蜂窝样。
5、诊断类刮宫
小的粘膜下肌块或是功能失调类子宫出血,子宫内膜息肉不能用双合诊查出,可用刮宫类协助检查。像是为粘膜下肌块,刮匙在宫腔感到有凸起面,开始高起后又滑低或感到宫腔内有物在滑动。但刮宫可刮破肿块面引起出血、感染、坏死等,应遵守相关操作,动作轻柔,刮出物应送病理检查。疑为粘膜下肌块而诊刮仍不能看清的人,可采用子宫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