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卵期的监测可让女性在正确的时间受孕,及时发现不孕的病情,对女性有着意义。目前来说,对于排卵期的监测大致有三种办法。
超声显像监测(B超):一般在月经周期第10天开始监测,观察卵泡直径的变化,在排卵前4天的卵泡直径平均每日约增3mm,在排卵前卵泡成熟约17~25mm,排卵后卵泡消失,连续监测可见在排卵前卵泡不断长大,当较大的卵泡消失时,提示发生排卵。
宫颈黏液监测:在月经周期的前半期,宫颈不分泌黏液,外阴也很干燥。此后宫颈分泌少量粘稠而不透明的黏液。到排卵即将发生前,随雌荷尔蒙高峰的出现,宫颈黏液变得稀薄、透明、清亮,量也增多,称为生育型黏液。
基础体温法:人体在较长时间(6小时)的睡眠后醒来,尚未进行任何活动之前所测量到的体温称之为基础体温。正常育龄妇女的基础体温与月经周期一样,呈周期性变化,这种体温变化与排卵有关。有正常排卵女性的基础体温,从月经来潮日到排卵日,低温期约持续两周;从排卵日到下一个月经来潮日体温升高0.3 ~0.5 ℃,高温期也约持续两周。这种前低后高的体温曲线称为双相型体温曲线,表示卵巢有正常的排卵功能,而且排卵一般发生在体温上升前或由低向高上升的过程中。无排卵者的基础体温,没有低温期和高温期的区别,称为单相型体温曲线。所以通过监测基础体温,可大致判断有无排卵。